提升执行力 促进企业发展

 

在进行了两天的拓展训练之后,我们在周一参加了魏老师主讲的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。在魏老师的讲课中,他提出了执行力低下的四种表现,分别是:拖拉、死板、反复、推诿,并让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四种表现进行解释。通过这四种表现反应出了缺乏责任感、缺乏明确目标、效率低下、固步自封等问题。什么是执行力呢?执行,就是想到、说到、做到。执行力,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;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,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。 就个人而言,即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,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。

企业的发展,个人的成功,都需要我们树立团队意识,全力打造团队的执行力。个人的执行力再强,没有强有力的团队执行力,也没有意义,也无法实现成功。而我们打造团队执行力的目标,是每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工作。

那么,如何规避执行力低下问题,从而提升执行力呢?

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:  

一、打造领导的执行力。领导,是团队的领航者,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。领导的身体力行,对员工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,员工也乐意服从和跟随。曾有历史学家感叹:国民党的军官对士说“给我冲”,而共产党的干部对士兵说“跟我冲”,这就暗示了战争的结局,领导的执行力对下属的影响。

二、培养员工的执行力。工作是大家去完成的,靠领导的执行力,远远不够。那么,如何培养员工的执行力呢? 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——能力是基础,态度是关键。

一是了解自己。员工对自己要有一定的了解,对自己的长短处要有一定的认知;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,学会规避自己的短处。一是正确地认识,评估自己。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与计划。第一点是前提,如果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,那么,定出来的目标要么好高骛远,要么不切实际,那执行力就更谈不上了。第二点的关键在于,要考虑到人类的惰性和事情的不确定性。做自知的人,办可行的事。

学会与他人沟通。作为员工,我们应学会与同事沟通,与领导沟通。遇到问题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,虚心向同事、领导请教,与同事积极探讨。与此同时,应学会领悟领导的意图,了解领导的性格,从而更好的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。

加强学习,提升自身专业素养,提高综合能力。树立主动学习、终身学习理念;理论素养与业务技能是员工的基本素质,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;学习科学发展观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定理想信念;不断丰富拓宽知识领域和视野,学习与工作相关的财务、审计知识,也包括与所负责工作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技能,提升为工作服务的综合能力。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,努力钻研专业知识,虚心向前辈讨教,不明白的问题应及时解决。利用所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,少走弯路,少犯错误。

要务实进取,端正工作态度,增强责任意识。要务实进取,增强责任意识。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。责任心强弱,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;进取心强弱,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。提高执行力,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,坚决克服不思进取、得过且过的心态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,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,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,认认真真、尽心尽力、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。决不消极应付、敷衍塞责、推卸责任。养成认真负责、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。

要夯实基础,着眼于实干。提高执行力,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、勤勉刻苦的精神。踏实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,不要幻想平步青云,牢记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,古今事业必成于实”。 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,分工各有不同,但只要埋头苦干、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。好高骛远、作风漂浮,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。因此,要提高执行力,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、勤勉刻苦的精神,坚决克服夸夸其谈、纸上谈兵的毛病。真正静下心来,从小事做起,从点滴做起。一件一件抓落实,一项一项抓成效,干一件成一件,积小胜为大胜,养成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。

提高计划能力,提高办事效率。工作千头万绪,如何保证按时完成?这就要掌握工作的轻重缓急,要科学规划,合理计划,树立时间观念,掌握关键。科学的计划,明确各项工作的主次和时间限制,便于进行合理统筹,实现有效管理,提高工作效率。计划,保证员工明确工作的进度,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调整。 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”因此,要提高执行力,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,弘扬“立即行动、马上就办”的工作理念。无论做什么事,不要经常“等一会”“以后再说吧”,这样将一事无成。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,坚决克服工作懒散、办事拖拉的恶习,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“早”字,落实一个“快”字,抓紧时机、加快节奏、提高效率。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,时刻把握工作进度,做到争分夺秒,赶前不赶后,养成雷厉风行、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。

三、创建执行力的团队。团队的执行力,不仅取决于团队领导和员工的执行力,还取决于团队所建立的执行氛围和环境。拥有良好的执行环境,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执行力。

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。通过沟通,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,实现技能和能力的互补;可以统一思想,增进协作和配合;可以了解情况,反馈执行,有效地发挥团队的作用,提升团队执行力。   

坚持“因能定岗、人尽其才”。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不是完全相同的,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也是由差异的。这就要求团队掌握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,对人员进行科学、合理地配置。既不能“大材小用”,也不能“小马拉大车”,要做到“人尽其才”。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,发挥各自的特长,调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,帮助员工实现价值。 

树立目标。目标是指引团队前进的旗帜,是团队发展的动力。树立明确的、可实现的目标,可以得到团队成员的认可,激发他们努力去实现目标。另外,目标还需要细化和量化,尽量做到可衡量。量化的目标,可以实现用数据说话,让大家明确掌握工作的具体标准,促使大家重视执行的力度和完成的效果,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。

坚持“团结就是力量”,相信团队的力量。个人的执行力,只有建立在团队执行力的基础上,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。团队的每个成员,要相信团队的力量,要坚持“团结就是力量”执行更需要团队精神。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:当庙里有一个和尚时,他一切自己做主,挑水喝;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,他们通过协商可以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,抬水喝;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时,问题就出现了,谁也不服谁,谁也不愿意干,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喝。这则寓言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,在完成一项任务时,缺乏团队协作的结果是导致失败。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,在做工作时,需要相互协作,相互帮助,相互提醒,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。

五是要开拓创新,有效激励引导。人的工作状态决定了执行的工作状态和执行结果的好坏,而人是很在乎自己利益的,也是很情绪化的,没有一个合理的激励方案和激励方法,就不可能激发大家积极的工作状态,并在长期执行过程中将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维持下去。提高执行力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建立激励考评机制,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热情,及时奖励执行力优秀的员工。用可以量化的指标,确保公平。在奖励的时候一定要公开,这样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。

六是提高制度的保障力。人是有惰性的,人是有个体差异的,一个人始终如一的具有良好的执行力,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执行力,这是不现实的。所以在激励的同时,监督体制也要健全。搞好制度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。一些部门缺乏执行力的根源正是在于制度。制度落实不严,往往让工作人员无所适从;或是制度本身不合理,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,或过于烦琐不利于执行,最终的结果是决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。结合实际,要提高审计工作的执行力,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、完善的管理制度,用制度规范执行力的标准,统一工作人员的行为。安排的每项任务都要明确监督者和汇报的时间,保证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都能够完成,从而保证整个任务的完成,也保证了整个团队拥有良好的执行力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天华审评一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71027